close

內向的人儘量避免爭吵,而外向的人認為及時的爭吵是保持感情的方法。內向的人只想在節假日碰猫看書,而外向的人喜歡請一群朋友一起玩。

你有沒有被周圍的人說過,為什麼你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你為什麼總是退縮?你為什麼在群體中變得安靜?

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內向者所面臨的問題。參攷蘇珊·凱恩的《沉默的力量》一書,我們可以解釋為什麼外向的人被用作社會典範?為什麼在企業中安靜的人被忽視了?

我們首先要討論的是,為什麼外向的人會成為社會的主流?


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大量的產品被製造出來,這意味著一個人需要有銷售能力,所以商業能力開始受到重視。企業會逐漸把善於交際、善於說話、勇於表達自己等外向型人才納入招聘條件。學校也意識到了這種變化。

在校園裏,教授希望學生舉手發言;老師甚至告訴那些過於內向而不能外向的學生,這樣對你將來會更好。所以小組裏的這些內向者,每天回到宿舍後,總要感謝自己成功地玩出了外向的一天。自此,外向性不再是一種人格標準,它已成為一種社會期待。這些孩子離開社會後,會覺得自己是企業中的群體,每個人都傾向於把權力交給說話最多的人,而不是經過深思熟慮才開口說話的人。

在經濟穩定的情况下,離任領導的冒險性格往往能給公司帶來可觀的利益。所以每次升職都是一個性格相同的人。最後,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是一群敢於說話的外向的人。那些提出了最好的想法但不能發表演講的研究人員將永遠不會被認真對待。直到他們的聲音開始减弱,他們才意識到經濟危機的迹象。而這些早就發出警告的研究人員開始意識到,他們無聲的努力往往被忽視。性格外向的人容易受到青睞,“外向理想”的概念完全內化。

外向理想帶來的新群體神話。新的群體神話是,一切都必須由一群人討論,才能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人們普遍認為健談、沉默的人更聰明。所以討論的方向是由最好的演講者主導的。即使給出的答案不是最好的,通常也會被採納。

從2000年開始,企業逐漸摧毀了原來的獨立辦公室,改為開放式辦公室。為了創意和企業形象,幾乎所有的辦公室都是開放的。員工之間沒有障礙,也沒有隱私。領導者希望加强員工之間的溝通和討論,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好處。員工不再有任何個人空間。他們應該時刻注意周圍的人,他們是否竊聽你的電話,並擔心是否有人偷看你的荧幕。然後,你的門開著,每一個經過你身邊的員工都可以直接打擾你,你覺得這樣做很自然。

除了物理創新,實踐也帶來了新的一頁。會議,或頭腦風暴,是經常。由於新的群體神話側重於一群人在一起討論,囙此不可避免地要把一群人扔進一個小會議室。在這種活動中,人們的智力退化是有原因的。

首先,這種會議通常只允許一個人同時發言。所以其他人可能會發呆,或者他們可能會聽到與自己無關的資訊。而且,因為有些人不敢讓這麼多人馬上聽到自己的意見,即使有了想法,也可能不會選擇在這樣的場合公開。囙此,在團隊中做決策時,成員傾向於使自己的觀點與團隊保持一致,以避免衝突。囙此,該群體缺乏多視角,無法進行客觀分析。即使每次頭腦風暴的結果都不理想,也沒有人願意跳出去改進。

在瞭解了外向型理想的發展趨勢之後,我們需要看看內向者之間的差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gming83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